生命科学学科的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发布者:   日期: 2011-04-21 

一、生命科学学科课堂的教学现状调查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随着二期课改的普及与深入,我校作为二期课改试点学校,于2005学年开始使用《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新教材。与原有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编排更加重视系统结构,以生命的基础、生命的物质和能量生命的信息、生命的延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为六大主体。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那么如何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素养要求较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我校的几位生命科学教师在组长张秋蓉老师的带领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反馈、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反复的教研探讨,并针对我校学生的情况,在教师和学生中作了一次生命科学教学情况调查。本次调查对象是我校全体生命科学教师和高一、高二的部分学生,内容包括对中学生命科学的态度,兴趣,教学方法等,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座谈为辅。附表1为此次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表2为此次教师问卷调查的样本。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56.5%)对生命科学学科持无所谓的态度,而认为此学科很重要的学生不足七分之一(13.2%)。这表明,几乎一半的学生没有认识到高中阶段生命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生命科学学科在高中阶段的设置可有可无,而另一方面,认为此学科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确实对生命科学感兴趣的同学,而较大一部分发现是打算在高三选修生物的同学。由此可见,学生的较少兴趣决定了在高中阶段教授生命科学的难度较大,且任重而道远。笔者又进一步与个别学生交流发现,发现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 认为教学内容简单,很多内容在初中已接触过,高中的内容只是初中知识的简单重复,不认真学,考试成绩也不会太差;
2. 认为生命科学这门学科虽然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教材的编排却并未有效体现,学了也没什么意思;
3. 抱有功利的态度,除非高考选修生物,否则平时随便学学生物,只要高二结业考试过了就行了。
(二)  对于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于生物学科的实验感到很感兴趣学生比例高达89.8%,但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表示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同学仅有26.2% 。分析原因如下:
1. 生物学科的实验取材生活,多为洋葱、人唾液、菠菜、鲫鱼或牛蛙等等,学生们对于这些素材兴趣极大,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一些科学实质;
2. 由于从小到大的考试多为笔试,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实验能力不强,因而往往不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三) 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体现在生物教学上就是多媒体的适当应用,学生对此是极为欢迎的,绝大部分学生(92.4%)都认为多媒体的使用恰当切合教学内容,可见,把课本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难于理解的现象或知识以动态的影画、炫目的特效整合,既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深入浅出的良好条件,加深了印象,提高了效率。
(四)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大多数学生(74.2%)较为赞成在生物教学中将教师主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适当地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的方法,他们认为这对于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提升科学素养非常重要,能够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
(五) 学生最希望二期课改背景下的生物学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在优秀教师基本素质的12个选项中我们要求学生选出自己心中优秀教师的素质。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善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88.6%),口头表达能力强、有幽默感(69.8%),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47.9%),这些都说明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及充满智慧、灵活幽默的生物学教师对于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热爱是多么重要。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生物学教师要“在课堂上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并且“形象、气质俱佳,有良好的教学仪态”等,这些都说明现代的高中生对生物学科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2.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我校5位生物老师中,有4位老师在备课时考虑的是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只有1位老师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学习潜能。这个结果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备课的着眼点究竟是什么? 备课的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还是备学生?
  究其原因,分析如下:(1)我校生物教师因长期在高中部任教,不了解初中毕业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的生物学知识,加之如今的高中生来自于不同的初中,知识掌握良莠不齐,而我校高中生物老师教授的班级较多,使得老师在备课时无暇顾及学生;(2)因大部分学生在高三选修时很少有人会选生物,所以大多将学习的时间、精力集中到有高考的学科上。因此,学生对生物课冷漠、厌学,导致生物教师热情衰落,只好将心思放在教材之上。
通过调查问卷和座谈的形式了解到,虽然老师们都赞成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主讲;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结合起来,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兴趣,还是调动课堂气氛,提高生物学科成绩方面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难将上述三者很好地协调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学科的总课时是一定的,而要在固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时间非常紧张。(2)学生虽然也愿意进行探究、研究性学习,但学生自身又非常矛盾,他们更为功利地愿意在主课或者高考选修科目上下工夫,而不愿意将过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生物。
 
三、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存在于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还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现行教材、高考制度、社会舆论等客观因素,也有教师、学生等主观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长期的反复实践、磨合和努力。要继续推进二期课改的理念,并探索和开发出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们学校的几位生物学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实践:
1. 注重教学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创新思维能力昵?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整个生物教研组针对我校学生情况,仔细研究教育心理,把握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使教师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 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例如,笔者在一堂区级公开课《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中,刚开始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教材要求,照本宣科,给学生演示酵母菌在无氧和有氧的情况下不同的呼吸方式,但试讲过后,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发现,演示实验仅仅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总结,学生看现象、记笔记,台上老师忙的手忙脚乱,台下学生们雾里看花,稀里糊涂。往往是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只记得曾经做过这个实验,但完全记不得具体做什么。经过组内其他老师的共同打磨和集体备课,我后来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做实验,自己通过观察现象归纳总结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结果取得了意外的成功,每个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活动主体,在自主、自信、自觉的状态中完成整个教学计划并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实验设计和动手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2. 博采众家之长,彰显创新魅力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每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存在的,日益演变成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边缘性学科。在未改制前,我校的生物、历史、地理学科归为一个教研组,组长是张秋蓉老师。每逢碰到组内的老师开课,因为各学科老师人数有限,张老师都会组织我们三个学科的老师集体帮助备课,大家听完课后,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帮助开课老师筹备授课资料,完善授课方案。这已然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所知所长,使开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日臻完美。
譬如,田翠平老师在开设《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一节课时,教授历史的辛老师就提出,课堂中如果仅仅围绕DNA的结构展开,虽然重点突出,但生动性不强,不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如果能在情境引入中,适当加入一些历史上DNA是如何被发现的趣事定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最终的修改方案在试讲中,果然有不错的反响。
下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发现,生物教师要努力学习、掌握跨学科知识,注意从相邻学科汲取营养,借鉴方法,并注意将其应用于生物课教学实践。如用理化知识分析生物学问题,建立生物学问题的教学模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阐释生命现象等。尤需挤出时间多听听其它学科优秀教师的课,博采百家之长,走创新之路。
3. 教学手段多样,学习效率提高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二期课改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 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 “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例如:李靖在讲授《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时,就将多媒体技术利用的淋漓尽致,因本节内容多为抽象且前沿的内容,学生学起来很容易枯燥乏味,李老师就将基因工程中所需要几个要素,例如DNA内切酶,就变成“分子剪刀”,而DNA连接酶,就变成“分子胶水”……通过动画形式,形象的加以演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表1
卢湾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1. (    )你对生命科学学科的态度是
A.很重要 B.比较重要 C.无所谓 D.不重要
2. (    )你能运用生物学上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D.从不
3. (    )你认为在我校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是否适切(使用恰当切合教学内容)?
A.很适切 B.较适切 C.适切 D.不适切
4. (    )你对生物学实验的态度是
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般 D.无聊
5. (    )你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吗?
A.完全能 B.还可以 C.不太能 D.完全不能
6. (    )你认为目前的生物作业多吗?
A.很多 B.还可以 C.很少 D.极少
7. (    )通过做练习题,你认为对成绩的提高有帮助吗?
A.非常有帮助 B.还可以 C.帮助不大 D.没什么帮助
8. (     )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你喜欢哪种学习方式?
A.教师主讲 B.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三者兼而有之
9. (    )学校生物学教学对你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作用如何?
A.很明显 B.较明显 C.不太显著 D.帮助不大
10. (    )你认为生物教师所具备的重要素质有(可多选)
A.较高的学历                          B.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
C.渊博的其他学科知识                  D.一定的科研意识
E.较强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F.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善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G.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H.重视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              I.口头表达能力强,有幽默感
J.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K.其他                                                                  
表2
卢湾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1. (    )在备课时你考虑最多的是
A.教材的处理 B.教学方法设计 C.教学手段的应用 D.学生的知识储备
2. (    )在课堂上你关注最多的是
A.教学任务的达成 B.重点难点的突破 C.学生的学习状态 D.课堂气氛的活跃
3. (    )你认为在我校目前生物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是否适切(使用恰当切合教学内容)?
A.很适切 B.较适切 C.适切 D.不适切
4. (    )你认为教材中学生实验部分的比例是
A.很多 B.适中 C.较少 D.极少
5. (    )你认为目前的生物作业多吗?
A.很多 B.还可以 C.很少 D.极少
6. (    )通过做练习题,你认为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有帮助吗?
A.非常有帮助 B.还可以 C.帮助不大 D.没什么帮助
7. (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你认为哪种学习方式较受学生们的欢迎?
A.教师主讲 B.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三者兼而有之
8. (    )你认为学校生物学教学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作用如何?
A.很明显 B.较明显 C.不太显著 D.帮助不大

 
 
 
版权所有 全球最大的博彩平台 沪ICP备15052465号
地址:斜土路885号 Tel:(021)63056603 Email:lwgj@mikrofibers.net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29号